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糖葫芦
在美国问答网站上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如此害怕战争”。很快各国网友就根据各自的认知以及他们了解了一些关于中国的信息做出了回答。
在这些回答当中,人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各国网友对中国的不同看法,但有一点各国网友几乎都是承认的:中国并非害怕加入战争,而是中国无意加入战争。
那么,各国网友究竟是如何评价中国的战争策略的呢?这么多年以来,中国为什么一直不愿意加入到战争队伍中去了?中国这套独一无二的政治策略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任何国家都不敢与中国开战
一名美国网友在这个问题下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位网友认为:一旦中国真的加入到了战争当中,那么他的敌人将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而是整个战争联盟。
说着,他便主动谈起了中国与美国之间在朝鲜半岛展开的较量。当时中国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虽然朝鲜人民军和苏联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中国的战斗,但中国人民解放军毫无疑问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特别是在抗美援朝的前五次战役当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了联合国军一个措手不及。来自美国、英国、土耳其等国的部队被我们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而在1952年10月爆发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更是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炮火优势。在一个多月的战斗当中,美军几乎将上甘岭阵地上的每一片土都用炮弹炸了一遍。
但坚守在上甘岭上的中国战士却丝毫不为所动。即便经受着巨大的伤亡代价,志愿军战士还是完成了对美军大部队的阻击。
美军在战争当中使用的战术往往非常简单粗暴:先用炮火覆盖的方式来打击敌人的阵地,摧毁大多数对方的有生力量,然后步兵在紧随其后发起冲锋,歼灭那些在炮击中幸存下来的敌人并占领阵地。
但美国军队的这一套战术在顽强的中国军队面前彻底失效了。因为中国军队的战士们非常善于总结敌人的进攻特点以及我军的弱点。
经过前几轮的交锋,我们已经彻底摸透了美军部队的进攻套路。所以当美军再次向上甘岭的阵地发动炮击时,我们的战士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准备。
美军指挥官范弗里特面对坚守在上甘岭上的中国军队气得几乎将所有的库存弹药都打光了。最终,眼看着中国军队纹丝不动美国人只能放弃了强攻上甘岭的打算。
直到这个时候美国军方高层才逐步意识到:即便是让美国军队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他们也无法彻底战胜中国军队。与其继续打下去,不如趁早开启和谈。
1953年7月,中国与朝鲜的谈判代表正式与美方谈判代表签订了影响深远的朝鲜停战协议。这份协议的效力一直维持到了今天,正是因为当年中国军队的表现给美国及其盟友国家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虽然此后美国还是不断在中国周边拉拢所谓的盟友企图组建军事联盟,但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再也没有与中国军队硬碰硬的胆量了。
(朝鲜停战谈判时的历史影响)
中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另外,有一名外国网友指出:中国人民比任何人都知道战争的恐怖,他们也比任何人都更加希望远离战争。因为中国曾经在历史上饱受战争的蹂躏。
自1840年以来,中国经受的战争可谓是数不胜数。甚至在英法联军入侵我国的同时,湘军、淮军等地方军阀武装还在南方与太平军的势力激烈交锋。
除了少数地方之外,几乎整片华夏大地都处在战火的阴影之下。这种局面即便是到了民国时期也没有丝毫的改善。
民国成立之后,各路军阀在中国的土地上打得有来有回,他们虽然为自己谋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利益,但却让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第一次鸦片战争)
还没等各路军阀之间彼此争出个输赢,日本侵略者又打响了入侵中国的战争。随后中国人民便开启了长达14年的抗日斗争。
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人民付出了数千万人的伤亡代价。接近一半的国土也都落入了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虽然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胜利的代价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而且,抗日战争中的屠杀、瘟疫和饥荒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这些非战斗因素同样也带走了大量民众的生命。以至于当后来的人在翻开史册时依然对这段历史不忍卒读。
此后一直到1949年中国境内才彻底摆脱了大规模的战争。也就是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几乎断断续续地在战火之下生活了100年的时间。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虽然也参加过几次规模有限的战争,但这些战争归根结底都没有对我国的国土和民众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到了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民已经对战争没有了感触。当很多中国网民在网络上叫嚣着要对别的国家重拳出击时,这背后所透露出的是中国长期以来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部分中国民众天真的心态。
正是因为中国用实际行动让绝大多数的民众都远离了战争,才让国家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会,人民赢得了美好的幸福生活。
但从始至终,中国的决策者们从来都没有忘记我们这个国家曾经在战争当中所遭受的苦难和损失。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我们绝对不会轻开战端。
从今日叙利亚、乌克兰等国家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曾经中国的影子。万幸的是这些悲惨的经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已经是遥不可及的历史了。但对于这些国家的人来说,却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
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还有网友指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实力最强劲的工业国家。中国的局势是否稳定将会直接关乎到整个世界的工业产品贸易。
因此,不管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国际合作的角度出发中国都绝不能够被卷入到战争当中,更不能成为某场战争的发起者。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长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当今的中国几乎拥有世界上最为齐全的工业生产线,就连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贸易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中国与周边的小国爆发了规模有限的军事冲突,这些冲突也必然会给中国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造成剧烈的打击。
(中国的工业生产流水线)
比如当下中国和菲律宾在仁爱礁周边的冲突一度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但中国的海警部门对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船只始终保持着较为克制的态度。
即便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船只对我方展开频繁的挑衅动作。我们也只是以高压水枪作为回击。因为我们根本无意与菲律宾爆发冲突。
再比如那场令全世界刻骨难忘的“1962中印边境战争”。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边防部队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优势,但我们并没有乘胜追击,一路打到印度首都新德里,而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选择了撤军。
因为我们的敌人并不是像印度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我们也没有兴趣在战场上与印度军队一较高下。所以中国军队的行动总体上都是较为克制的。
这种战争策略后来也体现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参加战争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对外实现领土扩张或掠夺别国的发展资源。我们只是想求得一个和平安稳的发展环境。
当下中国人民几乎形成了一种共识: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只有当我们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其他各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稳步推进。
中国的古人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今日中国的身上几乎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非常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们也非常清楚爆发冲突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某些西方国家的政客非常明白中国的真实意图。所以多年以来他们不遗余力地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妄图让中国被卷入到一场冲突或战争中去。
好在中国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战略信心,至今我们仍然在外部势力的不断挑唆和教养当中维持着自己的发展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下的中国就彻底摆脱了一切风险。
随着当今世界格局的迅速变化,国际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也在迅速增多。而在世界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是否会有国家选择铤而走险挑起对外战争的道路,我们也不得而知。
正如几千年前我国的先贤孙子所说:“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战争归根结底只是国家对外获取资源的一种手段。而当下中国正走在一条特殊的和平发展道路上。
(解放军战士)
只能说,在当下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当中我们每坚持一个和平的选择,我们也就多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丝发展的机会。未来的世界或许充满了变化的因素,但我们依旧要竭尽全力走好脚下的路。
中国人民从来就不惧怕战争,中国也不是没有承受战争的实力。但经过上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已经彻底看透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微妙关系。
参考文献: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铭记历史 砥砺奋进——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 央视网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